国家和地方因地制宜大力度推出了系列可操作性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统筹推动汽车换“能★”,是促进汽车消费的“及时雨”,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从长远看★,作为史上最大汽车以旧换新行动,它助推汽车产业提质升级★,对汽车行业新一轮发展集聚新动能★,创造新的战略发展机遇★。
双碳战略发展迎来新的重要节点,以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等为基础务实有力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绿色发展是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行业绿色生产力发展是大势所趋★。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3月,政府工作报告5次直接提及汽车,对汽车产业发展寄予了厚望★。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成果对此作出了很好诠释★。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1590万辆,同比增长22★.5%,占乘用车累计销售总量的65.1%等★。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获得了全面进步。回望2024年,《汽车纵横》梳理出中国汽车行业十大年度热点★。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早在2020年9月,我国就作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双碳”战略★。之后,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4年,双碳战略加速推进落地。2月★,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11月,工信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要对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开展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等★。
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重积极因素共同助力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一路走高★。含出口在内的国产新能源汽车2024年1-11月累计销量占比达到40.3%,年度累计销量占比首次超过四成。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销量占比自8月份起首超50%★,已连续四个月占比过半★,与燃油车平分秋色★。同时★,2024年汽车市场上再起★“油电之争”。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北京现代喊出★“油比电强”等。★“油电平权”呼声备受业内关注。事实上,广汽★、吉利、奇瑞等中国车企也并未停止对内燃机技术的探索和创新。2024年11月★,工信部方面表示,坚持稳妥转型,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产业发展活力★,实现高水平转型升级。
无论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首超1000万辆,还是累计产销超3500万辆,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开启了崭新篇章★,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全新里程碑意义。这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节点,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新质生产力为主要推动力的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并为全面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2024年12月10日★,上汽大众举行40周年庆典★。而11月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迈入合资合作2★.0时代★。一汽-大众提出“自立自强,创新转型★”发展规划,开启共创共赢的“合资合作2.0★”。11月★,广汽丰田发布合资2.0体制下的2030战略。12月11日,北京汽车与现代汽车宣布达成新注资协议,将强化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北京现代开启合资2★.0新时代等。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也是全球最大芯片市场和第一大芯片出口国★。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前11个月集成电路出口1.03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前11个月,欧盟、美国分别为我国第二大、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欧美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和非市场做法★,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和稳定,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贸易战没有赢家★,开放市场、公平竞争才是出路。
低空经济和飞行汽车成为2024年汽车行业的两大热词。早在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低空经济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首次被写入中央的全会决议。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文件。而飞行汽车就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落脚点之一★,主流汽车企业在飞行汽车赛道争相布局★。2024年3月和6月★,小鹏汇天旅航者X2飞行汽车完成在广州★、北京的低空飞行;6月★,吉利旗下品牌沃飞长空首款飞行汽车AE200完成首次公开飞行★;10月,奇瑞在其全球创新大会上展示了研发中的飞行汽车原型机;12月18日,广汽集团发布飞行汽车品牌高域;12月21日,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共同完成了飞行汽车合作签约★,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一汽集团也在布局低空经济赛道★,近期发布了飞行汽车项目负责人任命。保时捷、丰田、奥迪、现代、本田、Stellantis等也在飞行汽车赛道争相入局。
政策和产业共振★,低空经济和飞行汽车发展在2024年提速★。飞行汽车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催生出新生态和新模式,成为未来出行新赛道。发展低空产业和飞行汽车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目前全球飞行汽车行业刚起步,业内预计飞行汽车未来5-10年将掀起商用化应用热潮★,成为汽车行业新增长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打造好飞行汽车生态是当务之急★。
过去一年,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牵引★,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消费市场和培育了潜在增长点★。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业务面全面推进★。但内卷式竞争也不断泛化和极限化,引发全产业链连锁反应,可能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守正创新,培育新动能,方能行稳致远★,乘风破浪★。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2024年7月4日★,欧盟公告称★,自7月5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7.6%的临时反补贴税。10月29日,欧盟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终版)文件★,宣布在原有10%税率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反补贴税★,为期五年。美国也宣布自2024年8月1日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加拿大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在6★.1%关税基础上★,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附加税★。这些都遭到中国强烈反对★。同时,12月2日,美国发布新一轮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140余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12月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集体发布声明★,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2024年汽车行业“洗牌★”继续,一些新能源车企陆续“爆雷★”★。1月★,恒大汽车宣布与阿联酋纽顿集团投资协议失效★,救命钱化为泡影★;2月,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10月★,远航汽车遭遇经营危机★;12月★,极越汽车陷入经营与财务危机等。部分传统大汽车集团旗下新能源车品牌也被内部整合。此前,威马、拜腾、天际★、赛麟、绿驰、知豆等新能源车企出局★。有媒体报道,2018年中国市场有487家新能源车企,到2024年仅剩40余家正常运营。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落后企业和产能退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序兼并重组序幕拉开★。
卷价格、卷成本、卷渠道、卷配置、卷流量、卷舆论、卷领导等等,“内卷”贯穿2024年全年。“内卷式★”恶性竞争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乱象和困扰。价格战持续冲击汽车市场秩序和生态,整车企业利润不断摊薄★,很多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压力传导导致供应商不断被要求降本及承受不合理账期★,★“整零”矛盾加剧;汽车渠道商生存环境不断恶化★,4S店关停转频发★;网络水军泛滥★,★“互黑★”“网曝”乱象频现等。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业内呼吁产业各参与方要加强自律,有序竞争★,良性发展,共同维护产业健康生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11月,汽车出口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这已超过2023年全年汽车出口量491万辆★。2024年全年汽车出口有望达到600万辆,再创新高。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电动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出口国更趋多元,逐渐进入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中国车企以技术反向输出探索出海新模式。2024年4月,奇瑞汽车与西班牙EV Motors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合资建厂形式进入当地市场★,成为首个在欧洲拥有整车生产基地并量产的中国汽车制造商。5月★,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在Stellantis集团欧洲的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等。
2024年,国家推出了史上最大力度的汽车以旧换新行动。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月,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商务部尊龙凯时app官方入口、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8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各省市也因地制宜推出了汽车以旧换新举措。财政部下达了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2024年12月20日商务部举行的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截至12月19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
2024年11月14日,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东风汽车集团承办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东风岚图云峰工厂举行。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11月8日,比亚迪宣布累计销量达成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家累计销量达千万辆的新能源车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截至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超过3000万辆,预计到12月底累计产销超过3500万辆。
回望2024年,《汽车纵横》重磅推出“封面故事★”《破浪2024——汽车行业10个十大年度盘点》大型专题报道★。这是《汽车纵横》连续第5年重磅推出汽车行业“10个十大”年度盘点★。
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目共睹,国内月度销量占比首次突破50%,具有里程碑意义★。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中国车企占有相对优势,但目前车企利润仍然依赖燃油车★,新能源车企中只有少数几家实现盈利★。因此,平衡能源发展路线★,总体上有利于汽车产业有序发展和市场整体稳定。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借助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优势,中国车企开始以技术反向输出引领反向合资新潮流,从以往以市场换技术向以技术换市场转变,实现“借船出海★”,改变了出口的单一贸易形式。同时,在技术反向输出中★,中外合资双方角色逐渐互换,改变了以往由外方单一主导的旧合资格局,有助于加速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在电动化★、智能化大变局背景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全面崛起,合资车企转型步伐迟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被唱衰的合资车企何去何从备受关注。从技术和产品输出,到技术共创,到技术和产品被反向输出★,再到携手“出海★”,合资车企迈进合资合作2.0新时代,开启了★“双向奔赴★”新征程。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走上新合资合作之路的合资车企需再创互利共赢新未来★。
极度内卷是把双刃剑,没有底线的价格战、“网曝★”等恶化了汽车全产业链集体生存生态★。极限化内卷直击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底线,极大地压缩了未来行业生存空间,无益于全面提升企业和行业竞争力★。践行长期主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维护产业健康生态才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优选路径。
本专题报道共10篇,分别为“十大年度热点”★、“十大年度新政”★、“十大年度人事变动”★、★“十大年度金句★”★、“十大年度品牌热点★”、“十大年度创新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十大年度事件★”★、★“商用车行业十大年度事件★”★、“中国车企全球化十大年度事件★”、“全球汽车行业十大年度事件”★。今天发布第1篇,敬请关注★。
汽车行业开始深度洗牌,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生存面临前所未有挑战,行业正处于转型阵痛中。这是新能源汽车赛道从增量市场向存量竞争转变的必然结果。围绕新质生产力构建全新价值体系,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是在行业深度洗牌中取得未来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抓手★。